新疆日报:把崇尚科学的种子种在人们心里

——记中科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新疆站的一天

□本报记者/岳燕云

25日上午10时许,新疆科技馆不间断地迎来了三三两两的人们。

这里正在举办“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年度巡展”,展览内容有20项,均是中科院近年来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如“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蛟龙”潜海、发现新粒子等。

这些和人们生活有些距离的科技成果,是如何展出的?走进科技馆一楼大厅,既没有直观地看到“天宫一号”,也没有“蛟龙”瞬间映入眼帘,只有20台多媒体互动演示机摆放在大厅中央。

原来,每一项科技成果都以动漫、视频的方式“装”进了多媒体互动演示机,每台演示机的右下方粘贴着“操作提示”,参观者只要根据“操作提示”轻轻一点,一项项科技成果的“通俗版”便会出现在眼前,同时配有录音解说。

本次展览的主要特点是以互动科普展品、科普动漫、视频等为主进行实体展,在展台设计、内容表述上充分考虑了青少年需求。

记者看到,几乎每台演示机前,都有参展者操作观看,而且大部分是中小学生。在“发现新粒子”科技成果演示机旁,6岁的吴逸飞用手使劲转动演示机上一个黑色大圆盘,随着他的转动屏幕上显示出不同的历史年代,从公元前400年到1974年再到未来。每转到一个时间点,演示机就会播放当时人们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妈妈,原子为什么不能分割?”吴逸飞仰起头问。“以前科学不发达,人们没有认识到,现在可以分割了,看,这不是分出了粒子吗?”他的妈妈耐心地给他解释。

充满好奇的吴逸飞,几乎在每一台演示机前都要操作一番。尤其当他亲自摇动手柄,让“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成功对接后,看到宇航员在宇航器里漂移,更让他对外太空充满了无限遐想,他甚至跳到一体机的后面一探究竟,因为他总觉得屏幕上逼真的宇宙星球也许就在那里。

“看了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他也许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不断地知道了就是在不断开阔视野,更主要的是让他培养一种科学素养。”吴逸飞的妈妈于梅说。

12时左右,展览厅里的人越来越多。这时,一群身穿蓝色校服、头戴红色棒球帽的小学生走了进来。他们是和田地区民丰县安迪尔乡小学的12名小学生,这是他们第一次参观科技展。他们对展馆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我最喜欢看‘月球漫步’,以前只在科学课上了解过,这次真的亲眼看见了,好奇妙!”六年级的艾则买提·阿不都瓦依提有些兴奋地说。

据了解,这12名来自和田的小学生,是在自治区科协、科技馆的住村工作组的带领下来参观的。

时近中午,20台多媒体互动演示机一刻不停歇,在未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它们还将忙碌下去,把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种子一点点种在人们心里。

主题词

继续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