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神奇植物世界播撒科学探索种子--中科院陈晓亚院士走进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中学

     6月17日,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中学的校园里洋溢着科学探索的热情,作为 “百名院士、千名科学家、万名科技工作者上讲台” 活动的重要一环,中国科学院陈晓亚院士带着他的《神奇的植物》科普报告,为四年级师生开启了一场奇妙的植物世界探秘之旅。

  陈晓亚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吴征镒植物学奖杰出贡献奖,迄今已发表论文约200篇,申请或授权专利30余项。

  陈晓亚院士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从植物的生存智慧讲起。他向同学们展示了植物如何通过神奇的光合作用,将阳光、空气和水转化为生命能量,宛如一个个“绿色工厂” 默默工作。院士还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植物案例:会 “捕虫” 的猪笼草如何设下甜蜜陷阱,含羞草为何在触碰时会害羞地合拢叶片。这些平日里常见却又蕴含科学奥秘的植物现象,在院士的讲解下变得妙趣横生,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抛出一个个充满童真的问题:“植物也会睡觉吗?”“有没有会发光的植物?” ……陈院士耐心地一一解答,还鼓励同学们要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善于观察身边的植物世界。他说:“植物是地球生命的基石,每一株小草、每一朵鲜花都藏着科学的宝藏,等待着你们去发现。”

  此次科普报告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植物的神奇特性,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学校将继续借助“科学家上讲台” 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多与科学零距离接触的平台,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前行。

  这场与院士面对面的科普课堂,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孩子们认识植物、亲近科学的大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少年们会带着对自然的好奇与敬畏,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敢探索,绽放属于自己的科学之光。

继续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