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首个全国科普月圆满收官 全域矩阵点燃全民科学热情

  2025年9月,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在乌鲁木齐市全面铺开。此次科普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后的首次全国性科普活动。市科协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主题,联动全域资源打造“主场引领、阵地联动、前沿赋能、基层深耕”的科普矩阵,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90余场次。

  一、主场启幕聚合力双线联动惠民生

  9月13日,乌鲁木齐市科普月主场活动在市科技馆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吾守尔·斯拉木出席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东视频寄语,活动现场发布科普月系列活动,展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的优异成绩,9家企业科协成立,10余家科普场馆联动推出“打卡集章”趣味互动,让市民在参观体验中玩转科学、乐在其中。活动汇集科普展览、互动体验、科普实验等内容,老年科技大学学员、科技特色学校师生、企业科协代表等1700 余人现场参与。“红山眼APP同步直播吸引6.3万人次线上围观。中国科协之声、中国自然科学博物学会、天山网等15家主流媒体对主场活动集中进行报道。

  二、阵地联动搭平台特色活动启新知

  全市科普教育基地、科技馆、文化场所等全面激活,构建“多点开花” 的科普网络。乌鲁木齐市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主阵地的作用,坚持自主创新与自主实施,组织开展了60余场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通过馆内沉浸式体验与馆外延伸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服务公众近10万人次。其中“时光印记研学活动”、“科普公开课”、“哪吒寻宝记”,“星河同梦 —— 科普之夜”等特色活动广受好评。

  全市各类科普阵地同步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4个科普教育基地进行升级,使科普展品与互动项目内容更贴近群众,覆盖各年龄层人群;4个新打造的社区科普体验馆,将科普元素融入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举办多场科普讲座、亲子实验等活动,吸引辖区众多居民广泛参与;10余家科技特色学校在开学季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校园科技节”,让科技教育成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60余家科普教育基地结合自身资源特点,发挥 “专业优势 + 阵地优势”让不同年龄层群众找到专属科普乐趣。如:新疆活体昆虫馆以“破蛹成蝶”为主题,通过“讲解 + 观察 + 蝶蛹领养”模式实现科学启蒙与成长引导双重目标;老兵公益时光记忆馆开展“老兵讲红色故事・科普传承爱国魂”主题系列活动,走进校园、社区、机关单位,累计科普服务 1.2 万人次……

  三、名家开讲传薪火前沿科普启智慧

  市科协精准对接高端智力资源,组织多场高水平科普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团队参加“智汇乌鲁木齐 织就新未来”系列活动,调研我市化工、纤维材料和纺织服装产业相关企业,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两弹精神” 宣讲专家程漱玉、李伟格,通过讲述 “两弹一星” 研制历程中的动人故事,诠释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国家级教学名师黄丽丽解析植物病害防治机理,激发青少年探索热情。自治区地震局高级工程师李亚芳带来防震减灾专题讲座,夯实基层应急处置“硬本领”;新疆天文台星疆探宇科普团队带来系列天文讲座,带领着青少年共赴星辰大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花儿传承人王秀芳用新疆花儿把科技惠农的好政策唱到田间地头,百姓舞台,接地气的“科普之声”传到了千家万户;此外,联合市教育局开展的科技辅导员培训班,为全市科技辅导员注入科普教学新动能。

  四、基层深耕惠民生多元科普润人心

  “科技之夏”“大篷车基层行”等品牌活动深入街道社区、乡村、学校。航空航天科普队伍走进基层开展25 场活动,“科普母亲”专题培训走进 20个社区乡村,近2000名妇女提升科学素养。区县科协也在科普月期间各显特色:高新区科协联合塞外水乡有机种植农场针对辖区学校、幼儿园开展了秋收劳动课“棉田探秘”科普研学系列活动;经开区(头屯河区)科协在科技园社区举办科技展示活动,对棋机器人、海陆空战机模型、VR眼镜、红色战骑等各式展品吸引居民和孩子们驻足体验;米东区科协组建的“科普轻骑兵”队伍精准服务基层,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沙依巴克区科协以无人机表演、科技秀点亮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天山区科协联合乌鲁木齐市海洋馆开展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海洋的魅力;水磨沟区科协举办“兵地融合”国防科技教育与纸飞机大赛;达坂城区科协开展《科普法》宣讲与青少年科学探秘活动;乌鲁木齐县科协打造科普集市融合科技与民族团结主题。

  全国科普月活动始终以科学为纽带,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每一场实践:科普集市里,科技体验与民族团结宣传同频共振;兵地融合活动中,各族青少年共赴国防科技之约;社区科普馆的亲子实验、乡村的“棉田探秘” 里,各民族群众在探索科学奥秘的过程中增进交流、凝聚共识。190余场次特色活动织就全域科普网,从主场活动的院士领航、到科普场馆的趣味互动、社区体验馆的便民服务,从名家讲座的前沿赋能、科技辅导员的能力提升,再到“科普轻骑兵”“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社区的精准服务,每一项举措都紧扣“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核心主题,让科学知识跨越地域、年龄与职业界限,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精神养分”。

继续阅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