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米东区益民社区科普体验馆里,近期每天都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永祥街的孩子们像一群雀跃的“小探险家”,在社区“科普向导”的带领下,一头扎进了奇妙的科学世界。
体验馆内,各类物理现象装置、自然科学模型整齐陈列,成了孩子们眼中最有趣的“玩具”。有的孩子踮着脚尖,聚精会神地盯着电流实验装置,看着导线里的电流通过灯光的明灭、指针的跳动“流动”起来,小脸上写满了好奇;有的拉着科普向导的衣角,追问着杠杆原理装置为何能轻松撬动“重物”,清脆的提问声此起彼伏。孩子们一会儿动手操作,一会儿低头观察,一会儿又和小伙伴分享新发现,整个体验馆热闹得像个科学主题的游乐园。

在米东区益民社区科普体验馆,孩子们正在体验车模。
“自从社区科普体验馆建成,我们就常态化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尤其到了暑假,孩子们的热情简直挡不住。”社区负责人笑着说,每天一开门,附近的孩子结伴而来,打卡体验成了暑期“必修课”。
在水磨沟区六道湾邻里中心,一间占地100平方米的科普体验室正成为居民们解锁科学乐趣的热门去处。推门而入,20多种科普展品与互动项目错落分布,从适合孩童探索的趣味装置到成年人也能沉浸其中的科技体验,内容紧扣生活场景,巧妙覆盖了全年龄段人群的好奇心。最引人驻足的,当属两大“明星项目”。“脑控万物——脑机爆米花”展台前总是围着不少人,体验者戴上轻便的脑电设备,只需集中注意力,屏幕上的进度条便会随之攀升,当专注力达到阈值,一旁的爆米花机便“噗嗤”作响,新鲜出炉的爆米花带着热气滚落,让人们在趣味互动中直观感受脑机接口技术的奇妙。不远处的AI象棋机器人同样人气高涨,棋盘两侧,既有老者凝神思索,也有孩童踮脚支招。机器人反应迅速,落子精准,时而步步紧逼,时而巧设陷阱,与人类对手展开智慧较量。赢了的居民难掩笑意,输了的也不气馁,反倒饶有兴致地研究起机器人的战术,小小的棋盘成了老少咸宜的“智慧擂台”。

在水磨沟区六道湾邻里中心科普体验室,孩子们在体验AI超级隔空钢琴。
“以前暑假总担心孩子在家玩手机,现在家门口就有这样的科普好去处,既能学知识又能交朋友,我们家长太省心了!”一位来接孩子的家长竖起大拇指,话语里满是认可。
今年,为深入推进科普工作下沉基层、服务群众,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自治区、市两级科协统筹投入66万元,在经开区科技园社区、高新区天津路社区、米东区益民社区、水磨沟区六道湾邻里中心精准布局,打造了4个社区科普体验室。通过推动科普阵地与基层治理场景深度融合,联动优质科普服务队伍下沉支援,实现科普资源的精准化供给,让科普工作在基层落地生根、扎实见效。
这些嵌入社区生活场景的科普体验室,不仅为辖区青少年搭建了近距离接触科学的平台,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知科学魅力、涵养科学精神,更成为激活基层科普活力的重要载体,被居民亲切称为“家门口的科学宝藏”,为提升基层群众科学素养注入了鲜活动力。
下一步,市科协将以试点经验为基础,强化系统指导与资源支持,推动科普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并积极融合新媒体传播手段,拓展科普覆盖面与影响力,推动科普资源向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延伸,增强科协组织的服务能力和实效,为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协会